朱明英——一个八零后班主任,从她第一天站上讲台,教师这份职业就成了她魂牵梦绕的事业。朱明英老师说,引导好一个孩子,不只给孩子带去了幸福,更是给家庭带去了幸福。她用我们的爱与智慧工作着,在引导中等待,她坚信就算是迟开的花朵,也一样漂亮。让教室没被遗忘的角落,让每个孩子都找到合适自己成长的土壤。
细致且深远
在学校,天天、每个人、每时都需要班主任事无巨细,有学科的、有人际的、有思想上的……为了能与父母做到实时联系,朱明英老师每带一届学生都会打造一个父母QQ群。
借助这个联系工具,朱老师将天天的作业状况准时反馈给父母:有问题的稍作提醒,准时改之;有突出表现的立刻广而播之,供大伙参考、学习。不只这样,QQ空间也成了班级学生、父母学习的乐园。朱老师每周都会更新一些家庭教育的办法、孩子们成长的剪影、个别父母婴幼儿教育的技巧等,QQ群里处处是父母和孩子成长的足迹。
有时朱老师也是临时实况转播员,在群里讲一些孩子们闹的笑话,父母都期待听到自己孩子的一些小故事。
有时朱老师又成了大姐,给父母群发些消息,譬如提醒近期勤洗手,预防春天感冒;第二天要交某些回执等信息,毕竟父母有时工作太忙也会忽视家校记事本。
朱明英老师对她的学生和父母充满了爱与责任,在她的QQ群里,天天都与学生、父母彼此传递着正能量。
慧眼加匠心
在平凡的父母中寻出闪光点,从普通的孩子中挖掘潜质,打造一个开心的集体,用自己的阳光照耀每个角落的学生和父母。
宝林三小的父母资源参差不齐,不是菜场摆摊的,就是路边卖红薯的,父母忙于奔波生计,生活的重压让他们喘不过气。三小的学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之下,有几个是学有余力尝得到成功的甜蜜呢?如此的父母害怕老师,如此的学生缺少训练。怎么样创建快乐中队?怎么样打造温馨教室?朱明英老师挖掘、筛选、培养、实践、推荐,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笑声,让父母收成更多的慰藉。
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一位父母萌生退却之意:“朱老师,不好意思,我只不过个理发师,没什么专长,有心无力了。”朱老师反复斟酌着他这句话,“理发”“有心”她的心中立刻有了一个构想——就让父母展示其谋生之道,与孩子打造交流的桥梁;让孩子走进爸爸妈妈的职业,知道其艰辛。这将会是一个多么直接的言传身教?多么鲜活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位父亲欲拒还迎的态度正说明他心底想参与,只不过现在少股推进他的力量。朱老师摸准他的心理立刻加以鼓励,期望他能积极参与进去,有了支撑的力量,他欣然应下。
在活动当天,朱老师携带另外两对学生和父母,来到了这位父母的发型屋。在孩子们稚嫩的举手投足间,一缕缕发丝随之飘落,一张张花似的笑脸绽放了。孩子们的眼神异常专注,每一剪刀都是慎重的,由于他是剪刀的小主人,由于朋友、爸爸妈妈、老师都在期待他的作品。孩子们在剪刀里找到了自信,在交流中打造了友情,在爸爸妈妈、老师翘起的大拇指中得到一定,在落下的发丝中看到了期望……
站在旁边等待的父母个个静静地察看着,不再是指手画脚嫌弃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也完不成;他们不禁咧着嘴、透着笑,那是一种超出他们预料的微笑,欣慰又难得。这是多么可贵的一幕,朱老师把“教室”搬进社区,把“温馨”带入家庭。忙碌又无助的父母正目睹着孩子们学习的快乐,天真无邪的孩子正递交着一张最认可的答题。这让原本普通的孩子有了拓展学习的机会和施展个性的平台,让平凡的孩子领会到“原来我也可以非常棒!”让疲于奔波的父母悟一悟,认识到“咱不是高才生,但一样可以引导孩子积极向上”。
在班级管理中,朱明英老师不断考虑,果敢实践,以真诚换友谊,以坦诚换真心,快乐中队不止是温馨的,更是温暖的,她努力打造互助友爱、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集体。
人性更人心
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但他们都需要同一样东西——爱。
朱明英老师的班里有个孩子小殷,爸爸妈妈离异,爷爷抚养长大。老一辈的观念是棒头出孝子,小殷虽非常聪明但有紧急的多动症,因此常遭爷爷的棍棒夹击。在这种家庭环境下,他比同龄人更渴望爱,由于他从没领会过什么叫“父爱”什么叫“母爱”!2月份时,爷爷查出脑梗后,对小殷更是有心无力了。
可是,近期的小殷很与众不同,他不再故意下课奔跑,不再拖拉课堂作业,不再和老师对着干。小殷的转变并非无缘由的,原来上星期,小殷爷爷因没办法按时接小殷放学而打电话请假,由于他要往返苏州去扫墓。朱老师一听其实就是没人接孩子的问题,与其落下一天的课程,不如放学她带小殷回家等爷爷。朱老师觉得的举手之劳让爷爷非常是感动。那天朱老师带小殷回家的路上,他蹦蹦跳跳欢喜的非常,到家后,朱老师还给他烤了两对鸡翅膀,看他吃的满嘴流油,朱老师非常心酸,她感觉这孩子的童年缺失了太多美好的事物,而这童年却没办法重来,没办法替代。朱老师悄悄地抹去了眼角的泪光,静静地与小殷一块等爷爷,她想或许这孩子真的缺的就是如此的伴随。那天,爷爷6点来接的时候朱老师和小殷已经吃过晚饭了,她抓住机会又跟爷爷长谈一次:既然爱孩子,就用爱的表达方法,用孩子同意的方法,一味地打骂只能产生反用途。那天之后的小殷特别乖巧,他把去老师家当成骄傲,把吃老师做的东西当成奖励,而朱老师更是在他身上看到了师爱的光芒。
师爱是有限的,所以朱老师从不吝啬我们的爱,像小殷如此的孩子不止一个,他们需要老师的关注,更渴望老师的关爱,朱老师不遗忘教室的每个角落。
叶圣陶说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朱明英老师正是把我们的工作看成是浇灌孩子心灵的伟大行为,她静下心来,仔细倾听、耐心引导,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步伐;她搭建通向父母心理的桥梁,对父母的指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家庭带去幸福。在教育的职位上,朱老师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做一个幸福的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