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十月8日开始,江苏南京陶行知二年级四班的23名同学,天天在放学之后要进行一个特别的程序:爱的抱抱。天天放学时间,小学二年级四班同学们正在整理书包。动作快的,匆匆把书本往包里一塞,就冲到教室最前面,一头扎进老师怀中。整理好的同学愈加多,老师面前也排成了一条小长队,同学紧紧“黏”着这名老师。
这名女老师名叫方艳,是一位90后,去年刚刚从一个校园走到了另一个校园,从讲桌下走上从讲台前,身上学生的稚气尚未褪去。尚未结婚,也没孩子的她,天天为什么会拥抱每个学生,她告诉了记者一个令想不到的答案:让每个孩子永远都不会孤独的行走。
“想通过拥抱如此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大家对他们的爱是不优惠扣的。”方艳说道。
在6至12岁处于成长阶段孩子,特别需要有人可以关注自己。抱抱这一种形式,可以让孩子可以,更好的正确的,面对我们的成长。抱一抱只不过关爱的一种形式,不一样的年龄层次,需要不一样的方法去关注他们的成长。
对于方老师的抱抱,小学二年级四班的每一名同学都很喜欢。有些学生感觉方老师身上,比较暖和,叫人抱着比较舒服,就像睡在棉花糖上面一样。还有学生感觉方老师抱得比自己母亲,抱的要好。
从事多年基础教育工作的仇玉玲,对于方艳这类90后老师,用这种“新颖”的教育方法,表示了一定。她表示,对于6到12岁的孩子来讲,他的成长,在学校里不止是学习方面的,更多是需要一种心理的呵护关爱、情感的润泽。年轻教师们的这种形式,它的背后传递的是,对孩子的一种爱与尊重。对于以后的基础教育工作是有借鉴用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