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A
小学一年级小学生贝贝有个丢三落四的问题,这不,一张试题又不见了,母亲帮着在她的书包里和书桌上翻了半天也没找到,不由得恼火:你把试题放什么地方了?就放在书桌上!贝贝没知道母亲已经生气了,居然还没有心没肝地拿起一本童话书看着。
你的头如何没扔掉啊?试题弄丢了还有心思看童话书?目前,我对你说,你如何弄丢的如何找回来,我可没功夫助你找贝贝妈一边说一边抢走了贝贝手中的童话书。我放书桌上的,可是作业做好了就不见了贝贝委屈地哭了。就在贝贝低头抹眼泪的时候,发现床角有张纸被风吹得轻轻颤动。拉出来一看,正是她失踪的试题。
剖析孩子丢三落四的问题可谓是冰冻三尺非1日之寒,爸爸妈妈一味责怪孩子有点不公平。贝贝妈更不该责问贝贝头如何没扔掉,由于如此责骂除去令孩子更不知所措外,对于找试题一点用处也没。
建议
正确的做法是先教孩子借助排除法,将搜索空间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然后一步步搜索:桌子、椅子、书厨上没,就要看看地面,门缝和床上也要检查一遍,预防被风吹到某个角落。
让孩子了解丢三落四是个很不好的习惯,准时提醒孩子,将来要保管好我们的东西,防止要用的时候找不到,譬如:
①写备忘录:将自己要用的东西写下来,如此才不会忘记。
②掌握整理整理:将自己要用的东西归类收拢好,用好的东西应归还原位。
③睡前自查:在临睡觉之前,将我们的书包检查一遍,有没遗漏的东西;红领巾可以扎在书包的背带上。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培养习惯,自我管理能力和记忆力也会提升。
假如东西确实找不到了,就让他承担这个后果。品尝到丢三落四的苦果,孩子才会长记性。
情景B
乐乐母亲携带乐乐去参加朋友聚会。母亲们坐在一块聊天,孩子们凑在一块玩,不一会儿,调皮的乐乐钻到了餐桌下,当心撞到头!乐乐母亲的话音刚落,就听到砰的一声,乐乐哭着从桌子底下爬出来。叫你注意,你却不听,活该撞到头!母亲真生气。
聚会快结束了,还没有等招呼,乐乐已抢先跑了出去,把小脸贴在玻璃门上,对着大伙做鬼脸。忽然,乐乐大哭了起来,原来,有个人推门,把他的手压在两扇门中间了。看着那双破了皮、肿得非常厚的小手,乐乐妈既心疼又恼火,冲着乐乐吼:别哭了,死不了!你说,哪个叫你先跑出去的?哪个叫你把手放在门缝里的?结果,乐乐哭得更厉害了
剖析乐乐在皮肉吃苦、饱受到惊吓吓之时,不只没得到母亲准时的安抚,反遭受指责,对他的身心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乐乐妈虽然是由于着急而口不择言,但却无法让乐乐同意她的良苦用心,因此,教育孩子良药也不可以太苦口。
建议
孩子受惊或伤害时,爸爸妈妈第一要安抚好孩子。安抚孩子的方法不少,可以是倾听孩子的诉说,握住孩子的手传递力量,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或关切的眼神。
等到孩子情绪平息后再讲道理,让他记住这类教训。
日常教孩子掌握自我保护: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鞋带系得结实可防止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防止烫伤;吃饭不嬉笑打闹可防止气管进异物等等。平常需要注意对孩子进行这类生活细节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