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自然接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讲学)
__________
认识水的组成
知道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区别
知道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办法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电解水的实验:①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相同条件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1∶2。②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③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5.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要点1、氢气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
1.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故名“氢气”。
2.化学性质:氢气具备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很多的热,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
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必须要先验纯。
3.验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采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试管口向下挨近酒精灯火焰,然后移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净,若声音非常小则表明氢气较纯。
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试题示例】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下列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A.产生淡蓝色火焰
B.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C.接触烧杯感到发烫
D.开始安静地燃烧,时间久了就会发生爆炸
【答案】D
【分析】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地燃烧,若氢气中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选D。
要点2、水的电解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实验原理:水氢气+氧气。
依据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类型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实验用品:水电解器、直流电源、水、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并向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接通直流电源。
剖析论证
实验现象:电极上出现气泡,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发现木条燃烧更旺,说明是氧气;负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氢气。
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端玻璃管和负极端玻璃管中所采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实验剖析与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由此说明__________。
误差剖析
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但实验中总是大于2∶1,缘由是: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稍强;第二是氧气的氧化性非常强,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实验点拨
因为水的导电性非常弱,产生气体的速率太慢,故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率,但不影响实验结果。
巧记速记
水中通入直流电,正氧负氢会出现,氢二氧一体积比,任何时候都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试题示例】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
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剖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剖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D
【分析】A、和负极相通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可以燃烧,从现象上判断:负极产生的是氢气,错误;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D、从微观上剖析可得结论: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正确。故选D。
要点3、单质、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1.单质和化合物,见下表。
| 单质 | 化合物 |
定义 |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
不同 | 由同种元素组成 |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
举例 | 氧气、氮气、铁 | 高锰酸钾、水 |
联系 | 都是纯净物;单质 |
易错警示
判断一种物质是单质或化合物的首要条件:需要是纯净物,这点总是容易忽视。由于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如氧气,也会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试题示例】
1、下列物质中是化合物的是
A.蒸馏水 B.清爽的空气 C.纯牛奶 D.加碘食盐
【答案】A
【分析】解答本题的重点是理解化合物的定义。蒸馏水是纯水,不含其他任何物质,是纯净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蒸馏水又是化合物;清爽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少气体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加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和食盐,是混合物。故选A。
2、硫在物质的分类中是
A.混合物 B.化合物 C.非金属单质 D.金属单质
【答案】C
【分析】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错误;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错误;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硫是非金属单质,正确;D、硫是非金属单质,不是金属单质,错误。故选C。
要点4、氧化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如二氧化硫、水、五氧化二磷等。
判断一种物质是不是是氧化物,除去看是不是含有氧元素外,还需要要看该化合物中是不是含有两种元素,两个条件都拥有了才是氧化物。
拓展延伸
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的关系,见下表。
| 氧化物 | 含氧化合物 |
不同的地方 | 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 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
相同点 | 都是化合物,都含有氧元素 | |
联系 | 氧化物是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可能不是氧化物 |
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试题示例】
下列物质是氧化物的是( )
A.O2 B.SiO2 C.Cu22CO3 D.Fe3
【答案】B
【分析】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如此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故选B。
__________
1.【2019年广东初中三年级化学中考考试试题】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前后元素类型不变
B.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D.a管采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答案】A
【分析】
A、依据水平守恒定律,电解前后元素类型,原子个数都不变,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B、由实验可知,水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但不可以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水在通电的状况下才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a管采集的气体为氢气,能燃烧,b管采集的气体是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017年四川南充中考化学考试试题】下列各图中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A
【分析】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时,一种原子构成一种物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B表示的是混合物;A表示的是化合物;CD是单质。选A
__________
1、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 2H2↑+ O2↑ D.若a试管气体为5mL,则b试管气体为10mL
【答案】A
【分析】考试试题剖析: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正确;B、水是纯净物,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错误;C、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 2H2↑+O2↑,错误;D、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错误。故选A。
2、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问题。
氢气作为一种清洗燃料没大规模用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氢气的储存和运输 B.获得氢气的本钱
C.制备氢气的材料 D.氢气燃烧的热值不高
【答案】A B
【分析】 氢气燃烧生成的是水,无污染,是最清洗的能源。但因为氢气的制取和储存还存在问题,故没大规模用。
3、下列物质是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稀盐酸 C.洁净的空气 D.冰水混合物
【答案】D
【分析】
A、海水中混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稀盐酸中含有水、氯离子、氢离子;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稀少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冰水混合物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混合体,都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故是纯净物,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混合物于纯净物有什么区别在于组成物质类型的多少: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