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及特点
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是什么原因,小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觉得可以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B.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水花四溅
D.周围的击掌声会惊动鱼缸中的金鱼
【答案】C
2.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答案】C
3.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升声音的音调
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答案】C
4.下列情境中,声音不可以传播的是
A.在空气中 B.在真空中
C.在水中 D.在石头中
【答案】B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D.只须物体振动,大家就肯定能听到声音
【答案】A
6.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借助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依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原因中最适当的是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C.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一样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答案】B
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B.枕着牛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大家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答案】D
8.有一段装满水的足够长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答案】C
9.“公共场合禁止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答案】C
10.小明和家人一块坐在漂流筏里顺流而下,小明开心的叫声在峡谷里不断回荡,相对于漂流筏小明是_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不断回荡的叫声”是因为声波的___________引起的。
【答案】静止 反射
11.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__(填“自己”或“树木”)为参照物;听到汽车的鸣笛声,声音是因为物体__________产生的,鸣笛声能传播得非常远,是因为它的__________(填“音调高”或“响度大”)。
【答案】自己 振动 响度大
12.歌手汪峰和周杰伦分别演唱歌曲《外面的世界》,盲人听众之所以能区别演唱者,主如果由于他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两名歌手发出的声音都是由声带的__________产生的。
【答案】音色 振动
13.人或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处于其听觉频率范围__________(填“之内”或“以外”),且听觉范围要广得多,频率分布的这种特征便于相同种类交流并与环境互动。同时播放宋祖英和降央卓玛演唱的歌曲《映山红》,大家仍能分辨出他们的声音,主如果由于声音的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来源:学">【答案】之内 音色
14.南美洲有一种鸟能抓住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步伐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有步伐的声音是由树干的___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___传播出去。人能区别鸟叫声和敲击声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
【答案】振动 空气 音色
15.声波遇见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而大家人耳可以分辨出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 s,已知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m/s,所以大家能听到回声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m。
【答案】340 17
16.关于声现象,请健全下面的内容:
(1)“闻其声,知其人”是借助声音的________来分辨来人的;
(2)“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__高;
(3)“歇斯底里”的喊叫,叫人很难忍受,最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__高;
(4)“山谷回话”,指的是大家听到了__________。
【答案】(1)音色 (2)响度 (3)音调 (4)回声
17.电子琴能模仿手风琴的声音,它主如果模仿手风琴的________。演奏时按下不一样的琴键,主如果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音色 音调
18.“滥竽充数”源于《韩非子·内储说上》,说的是不会吹竿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竽是国内古时候的一种吹奏乐器,由竹管刮制排插而成,如图所示。吹奏时,竹管内_______振动发声,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_的形式传入人耳;相同条件下,吹奏长管所出声音的音调较_________(选填“高”或者“低”)。
【答案】空气柱 波 低
19.探究声音的特点: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原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觉得不可以够完成探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
(2)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合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渐渐变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了,察看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越肯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频率(或快慢) (2)钢尺 响度 低 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 Hz
20.下表记录了声波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不同类型的气体中的传播速度,请依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10 ℃时,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米/秒。
(2)声波的传播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依据表格中的数据,最大飞行速度肯定的飞机要在空气中超音速飞行,在哪些条件下更容易成功?___________。
【答案】(1)337 (2)在同种气体中,声波的传播速度随气体温度升高而变大 (3)在低温环境下更容易成功
21.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达成10 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假如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拉直而处于松驰状况,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__(选填“能”或“不可以”)听到他们的讲话声。
【答案】(1)固体可以传声 (2)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好 (3)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4)不可以